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 语文知识

《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》(三)

发布者:张老师发布时间:2014-12-15浏览次数:332

如何学习《审音表》
(1)联系实际,学以致用。《审音表》所列异读,内容十分丰富,我们在学习的时候,应该联系实际,以收到实效。有些异读属误读,纠正这些误读,可视为文化上的补课。如“龋”读qǔ,不读yú,“杳”读yǎo,不读miǎo。《审音表》所列的一些字,如矻、囟、挈、戍、逊、褫、隼、栉、娲、杌、亘、聒、踝、觐、娩、獭、皙、脘、诣、悼、忾、蜃、屹、莠、曳、涎等,是人们常常容易读错的字,我们可以结合语文学习,逐渐地掌握。
(2)不仅知其然,而且知其所以然。感觉了的东西,我们不一定理解它,只有理解了的东西,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。例如“娩”读miǎn。读wǎn,是误读。“娩”《说文》作“”,注云:“生子免身也。”意思是说胎儿产下,母体身孕之象就免除了。字从“免”(miǎn),又表声又表意。清楚了字义和字形构成,字音问题随即解决。这就是明理而后知音。例如“晕”《审音表》:(一)yūn ~倒、头~。(二)yùn 月~、血~、~车。读yūn,是自动义,头晕、晕倒,都是身体头部器官的病态反应。读yùn,使动义,使自己产生“yūn”的感觉,晕车、晕船,指坐车、坐船而发生头晕的反应。读yùn,还表示另一个词,指日月为风云遮蔽而呈现暗淡的圆圈,转指“血晕”,指伤处未破而呈红晕状,所以“晕”读yùn,应分yùn1、yùn2,代表意义不同的两个语素。
这种分析,可以是以单字为对象,也可以以多字为对象。例如古浊平声读阳平,这是一般的演变规律,但也有变为读阴平的,《审音表》审定的浊平读阴平的有危、期、帆。我们可放在一起来考察,收连环记忆之效。《审音表》审定了一些文白异读之音,有的文白音兼存,如薄báo/bó、剥bāo/bō、伯bái/bó、嚼jiáo/jué、削xiāo/xuē、着zháo/zhuó。有的取白读音舍文读音,如凿záo(不取zuò)、轴zhóu(不取zhú)、黑hēi(不取hè)。有的取文读而不取白读,如学xué(不取xiáo)、跃yuè(不取yào)。普通话的文白,主要是由古代收[-k]尾的入声发展来的。文读与白读的不同,反映在韵母上,文读韵母为单纯式,白读为复杂式。韵母,如果没有介音,则文读为单元音,白读为复合元音,如黑hè/hēi、薄bó/báo、轴zhú/zhóu、百bó/bǎi、拍pò/pāi、贼zé/zéi、熟shú/shóu、鹤hè/háo等。如果有介音,文读为二合元音,白读为三合元音(这里将介音算为元音),如学xué/xiáo,觉jué/jiáo、jiào,削xuē/xiāo,嚼jué/jiáo、jiào,雀què/qiǎo、qiāo。介音如果不作元音计,仍属单元音与复合元音的对立上之不同。如果一方有介音,一方无介音,则无介音的一方为文读,有介音的一方为白读。如六lù/liù、恪kè/què、绿lù/lyù。(按“绿”北京话白读为lǜ,,与文读lù同属单元音韵母,此处是从历史上说的。)掌握以上特点,分析文白读就可收执简驭繁之效。
(3)参照《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》。《审音表》对《初稿》的改动有41处,我们要特别留意。如便秘的秘,从容的从,确凿的凿,以及迹、绩等,《审音表》均与《初稿》不同,应该以《审音表》为准。
《初稿》还可以为我们提供审音的一些相关材料,有助于我们对审音的正确理解。如《审音表》: “癌ái统读。”《初稿》:“癌,ái,不取yán音。”《审音表》:“橙,chéng,统读。”《初稿》:“橙子chénzi”;“橙,橙树、橙黄,chéng,广橙的橙同音,但橙子、橙皮的橙念chén”。两下对照,我们晓得“橙”,统读chén,是针对橙子、橙皮而言,这里过去念chén,现订为chéng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