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,拥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.狭义地说,它是汉族的文字,深入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,生生不息,奔流至今。
2017年11月1日第五届汉字规范大赛决赛在晖华楼小剧场圆满举行。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:天华学院校监、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史文老师,健康学院院长、雅乐团艺术总监祝亚平老师,语言文化学院党总支书记孙超老师,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助理张文庭老师,语言文化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刘庆奇老师,雅乐团指导老师随昕老师,语言文化学院分团委书记张旭老师,以及语言文化学院各专业支部书记和全体正副辅导员们。
大赛以随昕老师带领的雅乐团表演为开幕,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《红楼梦》组曲,包括:《枉凝眉》,《葬花吟》及《晴雯歌》三个部分,每个部分都带给了观众极为享受的视听盛宴。柔美的古典音乐过后,我院院长史文老师上台致辞,对于学术学习和人生经历方面做出了分享,强调了文化和文字的重要性,点明了文字、文明、文化间的传承关系,并对我院学生今后的学习进行了鼓励和指点。随后,史文老师、孙超老师、刘庆奇老师及张文庭老师为本次语言文化学院“传华夏繁貌,领异国盛筵”外语文化节开幕式进行了剪彩。
经过海选和初赛的层层筛选,共有15位同学成功晋级本次决赛。本次决赛共分为三个环节。第一轮——了如指掌,选手根据意思在规定时间内将成语写在题本上。选手共分为三组,每组五人在台上答同一题,共五题。本轮环节考验的是选手的词汇含量以及对汉字书写的准确度。最终,通过本轮测试得分较高的6名选手顺利地进入到下一环节。第二轮——火眼金睛,选手分别从所给的字音和字形上找出错误并在题本上改正。本轮选手分为两组,每组有2分钟的时间找出错误的字形和字音。该论比试考验的是选手们对同音字的积累以及对字典的翻阅程度。最终每组得分最高的3名选手成功进入下一轮对决。第三轮——满腹经纶,选手需要根据所给的字书写出带有指定字的四字词语或成语。本轮比赛进入白热化阶段,本轮考验的是选手词汇的积累量和心理素质,3位选手纷纷拿出了最好的状态进行冠军的角逐。
在比赛中场,我们还欣赏了由17汉语言文学1班陆凯琴同学为我们带来的歌曲《有形的翅膀》精彩献唱,给紧张的比赛带来了一剂“定心丸”,缓和了气氛。本次大赛在观众们热烈的掌声中完美落幕,同时也为外语文化节开了一个好头。
中华文化源远流长,博大精深。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者,也是汉民族智慧的结晶。在众多人“提笔忘字”的今天,通过此次比赛,使我们深切感悟到了汉字传承的重要性:汉字作为一种文字,他代表的意义不只是一种文字那么简单,更是一种民族的希望和未来,一种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代表。正因为如此,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重视自身的人文素养,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为其传承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!